首页 新闻中心 ..
心脏的6个黑暗时刻,寒冬一定要善待你的心脏
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
因心脏病猝死,
而12月至1月
更是心梗、心绞痛的爆发期。
生活中有一些“黑暗时刻”,
稍不留神,心脏就可能瞬间崩溃。
心脏最脆弱的6个瞬间,
做这些事情时,
一定要悠着点。
1、气温低时
冬季气温低,室内外温差较大,这会激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,使心率加快,心脏负荷加大,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。
可怕的是,冠脉痉挛会使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更加狭窄,甚至破裂出血,形成血栓,造成急性血管阻塞,引发心绞痛甚至心梗。
建议
研究表明,气温每下降10℃,心脏病发病风险就上升7%。防寒是预防心血管意外的重要措施。
冬天如果能护好头部、颈部、后背、双脚、肚脐、膝关节等部位,整个人就会暖和很多。外出尽量佩戴手套、帽子、围巾等。
心脏不好的人不要频繁出入暖气房,尽可能保持身体的恒温,不要忽冷忽热,尤其应避免出汗时受凉。
2、生气后
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,一个人在暴怒后的两小时内,心脏病发作或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近5倍,中风风险增加近4倍,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也会增加。
对爱生气和已经存在心脏疾病的人来说,发病风险及致死率会更高。
建议
在大冷天生气,心脏会面临“寒冷+生气”的双重考验,管好情绪,对预防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。
生活中避免过喜、过悲等剧烈的情绪波动。
听音乐、读书、修剪花草、冥想等方式,有利于放松紧绷的情绪。
3、用力排便时
排便用力过大,容易引起腹压升高,血压随之升高,同时心率加快,心肌因此容易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,甚至发展为心梗。
有些人大便时还常用力屏气,可导致大血管出现夹层动脉瘤或破裂,同样有生命危险。
建议
如厕、搬东西、回头时,要控制好力度,不可用力过大。
有便秘问题的人,可养成每天清晨排便一次的习惯,即使无便意也要蹲坐一会儿,以形成条件反射,久了就会产生便意。
饮食上,适当增加含粗纤维的粮食、蔬菜、瓜果、豆类等,每天至少饮水1500毫升。
4、吃太饱
有人认为,偶尔吃多一次不会造成很大影响。但美国注册营养师詹尼弗·麦克丹尼认为,即使一顿暴饮暴食就会让心脏负荷过重。
吃得太多,会让消化系统占用太多资源,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。
建议
5、练过头
6、喝多后
建议
喝酒
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