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乡镇动态
驼腰子镇党建“微网格” 激发治理大能量
年初以来,驼腰子镇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,构建“五树五创五夺旗”党建载体,进一步聚力聚焦服务素能提升,切实打通基层党建工作全域覆盖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了基层党委、党支部力量下沉,服务靠前,人心凝聚、和谐善治的良好局面。
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变条块分治为网格联盟织成“一张网”
以镇、村、单元网格三级党组织纵向引领,把网格覆盖的党组织和党员联结起来,推行基层“党建+”网格化治理,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“一张网融合”。结合镇村实际,成立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网格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,划分村级网格48个,确定专职、兼职网格员155人,统筹推进基层党建、疫情防控、环境整治、脱贫攻坚、秸秆禁烧、综治维稳等多项工作。坚持网格设置与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,建立网格党小组48个,选派10名优秀机关干部任网格党建指导员,将区域内机关干部、驻村干部、帮扶责任人中的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,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,真正把党建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末梢,把党组织建立到了党员群众家门口。
创新网格服务模式变单项服务为全面推进拧成“一股绳”
驼腰子镇以问题为导向,不断完善“五树五创五夺旗”考核细则,激发党员夺旗争先意识,着力破解发展瓶颈,形成多管齐下的基层治理格局。疫情防控中,充分发挥155个防控网格员的管理服务作用,排查出外地返乡人员853人,其中,湖北武汉返乡人员86人、密接人员69人,用小网格筑牢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。同时,通过网格体系“一对一”“点对点”服务优势,在秸秆禁烧期间,每名网格员在网格辖区内入户发放宣传单、讲解禁烧政策,对重点部位实施严盯严防、动态管控,引导群众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变为自觉行动。将全镇划分为48个环境卫生网格片区,每月召开一次网格长会议,落实镇、村、网格员三级保洁管理责任制,并定期对网格员进行考核,实行奖惩通报制度,促进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水平持续提升。通过基层网格的构建,真正实现基层党建区域化、基层治理网格化、组织建设有效化、服务内容多元化的“大治理”格局。
搭建网格共治平台变支部独唱为社会合唱同下“一盘棋”
强化“党建联创、服务联做、设施联建、文化联办、维稳联控、环境联管”的基本原则,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网格治理,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。上华村村民刘永刚向区域内网格员反应与邻居的土地纠纷后,网格员毛俊杰立即向村委会汇报了情况,村委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,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了刘永刚,力争做到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村。建立网格微信群,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惠民政策、村务动态等信息发布于群内,村民也可以随时在群里反映咨询问题,有效将单一扁平的管理变成了多元参与、多维立体的乡村治理,形成共治合力。
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变临时团体为常驻队伍结成“一家亲”
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机制,以明确责任促进精准履责,以贴心服务赢得群众支持,变“临时的疫情服务队员”为“不走的党员志愿者队伍”。疫情期间,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1个,开展志愿服务46次,并对72名五保、贫困户、孤寡老人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特殊人员建立管理台账,确定包保服务队员,加大志愿体系与网格的全面融合。外延社会资源,充分发挥服务平台功能,吸引辖区内企业、社会组织、个人以及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外域“家乡人”,打造一支群众身边守望相助、暖心永驻的志愿服务队伍。
激发创业意识,开展网格共建。实行“党建+网格”的乡村治理模式,调动了农村党员队伍力量,盘活了基层党组织干事热情。下步工作中,驼腰子镇将不断完善“党建+网格”工作,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最大化。